近年来,中国空军发展迅速,歼-20隐身战斗机的数量已经突破几百架,在全球范围内无疑是一项惊人的成就。然而,美国似乎并未将此视为最为紧迫的威胁。一些美国媒体直言不讳地表示,真正让美国军方感到头疼的,是中国那一系列预警机型号。尽管中国的战机数量庞大,但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空中侦察与指挥系统,它们的战力就如同孤立的散兵游勇。预警机的作用则是将战场各个单元紧密联系在一起,让空军从被动防御变为主动出击。
每当美国军方评估中国空军时,他们常常侧重于中国隐身战机的数量与质量,然而,他们真正关心的却是中国空军的整体作战体系。歼-20固然强大,但它依赖预警机来提供关键的情报支援与指挥协调。如果预警机的技术不够先进,歼-20的优势将无法充分发挥。美国媒体指出,尽管中国的预警机起步较晚,但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预警机家族,数量和技术水平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。中国的空警系列不仅能够探测敌方飞机,还能实时传输数据,指引导弹与战机进行有效打击。
展开剩余78%在这个预警机家族中,空警2000堪称开山之作。20世纪90年代,中国空军认识到传统地面雷达的局限性,特别是对于低空目标的探测存在盲区。因此,他们最初试图引进以色列的费尔康系统,计划搭载在伊尔-76平台上。该系统的雷达性能非常先进,能进行全向扫描,具备强大的侦察能力。然而,美国的干预使得该项目最终流产。面对挑战,中国并未气馁,迅速转向俄罗斯,从俄罗斯购买了A-50预警机作为基础平台,并结合中国自身技术进行改进。2003年,空警2000首次成功试飞,2007年交付给空军使用。它的基础平台是伊尔-76运输机,具有较大的载重和远程航程,搭载的三面固定相控阵雷达系统无需旋转天线即可全方位覆盖,探测距离达到470公里,能够同时追踪60至100个目标。由于其使用了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,信号处理速度极快,能够有效抵抗敌方的电子干扰。中国空军通过空警2000参与了多次实战演习,指挥战机群体行动,显著提升了空军从国土防空向攻防一体化作战能力的转变。
然而,空警2000并非完美无缺,它的最大短板就是平台依赖进口,且数量无法大规模扩展。由于数量仅有4架,无法覆盖整个中国领土,这一问题被美媒频繁提及,他们指出中国早期预警机的规模过于小,难以对外产生足够的战略威慑。然而,中国并未因此止步,而是继续推动技术进步,推出了空警200。这款机型于2003年开始立项,基于运-8运输机平台,于2006年正式服役。其雷达采用了平衡木式设计,具有双面相控阵雷达,尽管存在一定盲区,但其成本较低,适合执行中型任务。海军航空兵便采用空警200来监视海上目标,滞空时间大约为7小时。美媒指出,空警200机型的部署速度较快,弥补了大型预警机数量不足的问题。目前,空警200的数量已达到十几架,在东海和南海的巡逻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最让美国军方感到压力山大的,还是空警500。这款预警机于2012年首次试飞,基于运-9平台,2015年亮相于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。作为第三代预警机,空警500搭载了数字阵列相控阵雷达,是全球首款采用这一技术的预警机。其雷达模块化设计,使得每块雷达模块都可以集成发射和接收功能,扫描速度大幅提升,保密性也大大增强。利用频率合成技术,它能够有效防止敌方截获。虽然空警500的雷达天线口径比空警2000要小,整体重量也更轻,但其情报处理能力更为强大,抗干扰能力达到顶尖水平,探测距离仍保持在470公里,能够同时追踪更多目标,并且能够探测到隐身飞机和巡航导弹。美国媒体《战区》曾报道,空警500在东海上空成功探测到美国的F-35隐形战机,并及时引导歼-20战机接近,而美国的E-3A预警机却未能发现歼-20。这一事件让美国空军不得不承认其E-3系统落后,进一步加速了E-3的退役进程。空警500现已生产超过50架,服役于中国空军和海军,成为全球第二大预警机舰队,仅次于美国。由于其低廉的成本和起降要求相对较低,空警500成为执行局部冲突任务的理想选择。2022年,珠海航展上还展示了空警500的空中加油版,使其滞空时间延长至12小时以上。
除了空警500,当前中国空军的预警机家族还包括了空警600,尽管它尚未正式服役,但其基于运-20平台的扩展版本,预计将在2030年前交付。这款预警机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增强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,且雷达性能与空警500相似,但平台更大,航程更远,且具有搭载在航母上的能力。美国方面担心,这款预警机将使中国航母编队拥有独立的预警能力,进一步减少对陆基预警机的依赖。如今,中国的空警家族已经包括了9个不同型号,覆盖了陆、海、空等多种作战需求。从最初空警1号的失败试验,到如今多代并存的局面,中国的预警机技术已经实现国产化,成功打破了技术封锁,逐渐占据了国际市场。
那么,为什么这些预警机会比歼-20更让美国军方感到头疼呢?歼-20是一款典型的高输出作战平台,虽然其数量庞大,但仍然需要强大的体系支撑。预警机则充当着“倍增器”的角色,能够将战机、导弹以及地面部队有效结合,形成一个高度网络化的作战体系。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空中优势曾主要依赖E-3和E-2预警机进行全球作战指挥。然而,随着中国预警机技术的追赶与快速增产,这种优势正在逐渐消失,直接威胁到美国的空中霸权。例如,在台海或南海的冲突中,空警500能够从高空探测到隐身目标,并实时引导歼-20进行打击,而美军的航母编队则很难隐蔽身形。
虽然歼-20有超过200架,但预警机的存在使得它们的作战效率倍增。空警系列具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数据融合能力,在联合演习中占据了主动地位。美国方面承认,E-3A已经逐渐落后,E-7A项目仍然受困于预算限制,而俄罗斯的A-100预警机项目也停滞不前。相反,中国的空警3000已经开始试飞,这款基于更大平台的预警机将具有更强的情报处理能力。美媒在列举中国预警机型号时,还提到空警2000具有全球覆盖能力,而空警500则具备灵活战术部署的优势,数量大且成本低。
歼-20作为一款高输出作战平台,虽然优秀,但没有预警机的辅助,它容易暴露在敌方的雷达下。而预警机作为辅助力量,提供强大的视野和指挥支持,使得整个空军的战斗力成倍提升。中国近年来通过自主研发突破了外部封锁,如今的成果已经浮出水面。美媒的各种炒作,正是基于对中国空军体系能力快速提升的战略焦虑。他们深知,在现代空战中,单纯比拼战机数量已无太大意义,掌握整体作战体系才是制胜的关键。
随着空警500的批量生产并与卫
发布于:天津市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